送家安国教授归成都
[宋代]:苏轼
别君二十载,坐失两鬓青。
吾道虽艰难,斯文终典型。
屡作退飞鹢,羞看干死萤。
一落戎马间,五见霜叶零。
夜谈空说剑,春梦犹横经。
新科复旧贯,童子方乞灵。
须烦凌云手,去作入蜀星。
苍苔高朕室,古柏文翁庭。
初闻编简香,始觉锋镝腥。
岷峨有雏凤,梧竹养修翎。
呜呼应嶰律,飞舞集虞廷。
吾侪便归老,亦足慰余龄。
别君二十載,坐失兩鬓青。
吾道雖艱難,斯文終典型。
屢作退飛鹢,羞看幹死螢。
一落戎馬間,五見霜葉零。
夜談空說劍,春夢猶橫經。
新科複舊貫,童子方乞靈。
須煩淩雲手,去作入蜀星。
蒼苔高朕室,古柏文翁庭。
初聞編簡香,始覺鋒镝腥。
岷峨有雛鳳,梧竹養修翎。
嗚呼應嶰律,飛舞集虞廷。
吾侪便歸老,亦足慰餘齡。
唐代·苏轼的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 苏轼的诗(2851篇) 〕
明代:
唐时升
竹荫巧藏三伏,茶香分入四邻。
波间先辨来客,石畔长眠醉人。
竹蔭巧藏三伏,茶香分入四鄰。
波間先辨來客,石畔長眠醉人。
明代:
陈慧嶪
雀舫翩翩发大江,江干瑞霭晓行幢。文章似锦裳堪补,意气如虹鼎并扛。
万里浪头鳌驾六,五云天际凤飞双。与君共挟芙蓉锷,一扫群英力尽降。
雀舫翩翩發大江,江幹瑞霭曉行幢。文章似錦裳堪補,意氣如虹鼎并扛。
萬裡浪頭鳌駕六,五雲天際鳳飛雙。與君共挾芙蓉锷,一掃群英力盡降。
明代:
郭之奇
龙门通世好,虎刹获新观。会晤缘非偶,登临足未艰。
层峰随野眺,曲涧恣幽盘。风入陵通气,日归寺隐峦。
龍門通世好,虎刹獲新觀。會晤緣非偶,登臨足未艱。
層峰随野眺,曲澗恣幽盤。風入陵通氣,日歸寺隐巒。
明代:
王鏊
天将雨,山出云,平原草树杳莫分。须臾云吐近山出,远岫婪酣吞欲入。
映空明灭疑有无,先后高低殊戢戢。想当画史欲画时,磅礴含章几回立。
天将雨,山出雲,平原草樹杳莫分。須臾雲吐近山出,遠岫婪酣吞欲入。
映空明滅疑有無,先後高低殊戢戢。想當畫史欲畫時,磅礴含章幾回立。
明代:
郑真
水郭人家处处幽,太平久已息边筹。箜篌曲奏虹桥月,刁斗声传雉堞秋。
展席恍惊珠露滴,据床遥指玉绳流。封书欲寄南飞雁,翠竹窗西人正愁。
水郭人家處處幽,太平久已息邊籌。箜篌曲奏虹橋月,刁鬥聲傳雉堞秋。
展席恍驚珠露滴,據床遙指玉繩流。封書欲寄南飛雁,翠竹窗西人正愁。
清代:
陶元藻
天险何曾《禹贡》陈,白波江上起嶙峋。花垂孤石春迎棹,佩响空山夜降神。
玉马惊回猺洞火,寒潮拍尽女墙尘。帆飞三峡行才半,还傍香炉一问津。
天險何曾《禹貢》陳,白波江上起嶙峋。花垂孤石春迎棹,佩響空山夜降神。
玉馬驚回猺洞火,寒潮拍盡女牆塵。帆飛三峽行才半,還傍香爐一問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