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àorán

浩然


拼音hào rán
注音ㄏㄠˋ ㄖㄢˊ
词性形容词

浩然

词语解释

浩然[ hào rán ]

⒈  水盛大貌。广大壮阔貌。正大豪迈貌。不可阻遏、无所留恋貌。

引证解释

⒈  水盛大貌。

《法苑珠林》卷八二引 南朝 齐 王琰 《冥祥记》:“时积雨大水, 懿 前望浩然,不知何处为浅,可得揭躡。”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一》:“崖头之南,江流浩然自放。”
鲁迅 《坟·科学史教篇》:“洪波浩然,精神亦以振,国民风气,因而一新。”

⒉  广大壮阔貌。

《管子·内业》:“精存自生,其外安荣,内藏以为泉原。浩然和平,以为气渊。”
《淮南子·要略》:“诚通其志,浩然可以大观矣。”
唐 李白 《日出入行》:“囊括大块,浩然与溟涬同科。”
明 方孝孺 《题<郑叔致字辞>后》:“发之为文章,则浩然而无涯。”
鲁迅 《故事新编·理水》:“吾尝登 帕米尔 之原,天风浩然,梅花开矣,白云飞矣。”

⒊  正大豪迈貌。参见“浩然之气”。

晋 陶潜 《扇上画赞》:“至於 於陵,养气浩然。”
元 张可久 《金字经·偕王公实寻梅》曲:“浩然英雄气,塞乎天地间。”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三:“﹝ 赵忠节 ﹞有侠丈夫风,呼卢纵饮,意气浩然。”

⒋  不可阻遏、无所留恋貌。

《孟子·公孙丑下》:“夫出昼,而王不予追也,予然后浩然有归志。”
朱熹 集注:“浩然,如水之流不可止也。”
唐 温庭筠 《送人东游》诗:“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
清 徐士鸾 《宋艳·丛杂》:“杨蟠 宅在 钱塘湖 上,晚罢 永嘉郡 浩然挂冠。”
朱自清 《“海阔天空”与“古今中外”》:“再到 南美洲 去看那茫茫的大沙漠……到 南沙群岛 去看那郁郁的大森林--于是浩然归国。”

国语辞典

浩然[ hào rán ]

⒈  广阔盛大的样子。唐·李白〈日出行〉:「吾将囊括大块,浩然与溟涬同科。」也作「皓然」 。

《晋书·卷四一·刘寔传》:「悬车告老,二十余年,浩然之志,老而弥笃。」

⒉  不可阻遏,没有留恋的样子。

《孟子·公孙丑下》:「夫出昼而王不予追也,予然后浩然有归志。」
唐·温庭筠〈送人东游〉诗:「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

⒊  浩然之气的省称。

宋·文天祥〈正气歌〉:「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英语Hào Rán (1932-2008)​, journalist and proletarian novelist, vast, expansive, overwhelming

德语Hao Ran (Eig, Lit)​

法语vaste, immense

分字解释


※ "浩然"的意思解释、浩然是什么意思由唯一字典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上联:不为名,不为利,你清正廉洁为党旗添彩!下联:为国家,为人民,我浩然正气为党徽增光!横批:永远跟党走。

2.双龙头额宽阔饱满,似腾云布雨盘旋飞驾于云海之上,神采飞扬,祥云瑞兆,二者身姿矫健,霸气十足,犹如呼之欲飞,通体呈现盛世太平、天地合一的浩然正气。

3.如***所言,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正是要泄掉党员干部身上的虚火、邪火,这样才能接上淳厚地气,在胸中养起浩然正气。

4.一道风雷挟着浩然之气自大山深处而来,所过之处,群山崩塌,林木尽毁,卷起漫天尘土。

5., 司徒浩然癫狂狂顶说道:亲不亲,顶一顶。

6.天地间的精华是浩然之气,没错,因为时间的关系,所以这种力量是有限的,你可以打败它。可是,如果你的对手是爱,那么,你一定会输的。因为爱的力量是无限的。

7.正气歌似乎有所感应,哗啦一声响就飞临的江凡头顶,然后纸张摊开,发出无尽的光华,藏青色的浩然正气,比太阳还有刺目,浩浩荡荡,无穷无尽,穿过几百里的地面,直上云霄。

8.高淳大刀会敢以血肉之躯与顽敌相搏的大无畏精神和誓死不当亡国奴的浩然正气,在精神上压倒了疯狂一时的日本侵略者。

9.郑浩然欣喜异常,在东南市,对于租赁房屋管理十分严格,上至户主的详细情况,下至租住人的身份登记都十分的详细。

10.看着酣声如雷的初五,此人性格豪爽,满脸浩然正气,神剑在他手中也算苍生之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