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涉

词语解释
跋涉[ bá shè ]
⒈ 同“爬山涉水”。形容旅途艰苦。
例在人烟稀少的地方长途跋涉。
英trudge; trek;
引证解释
⒈ 登山涉水。谓旅途艰苦。
引《诗·鄘风·载驰》:“大夫跋涉,我心则忧。”
毛 传:“草行曰跋,水行曰涉。”
宋 曾敏行 《独醒杂志》卷八:“朕久望卿来,何其迟也。涂中跋涉不易?”
叶圣陶 《我们的骄傲》:“我这么想着,就问他一路跋涉该受了很多辛苦吧。”
⒉ 谓涉足于泥水之中艰难行走。
引董必武 《挽沉骊英女士》诗:“勤劬如老农,跋涉于泥田。”
周振甫 注:“指下田。”
孙犁 《秀露集·乡里旧闻》:“土地是松软的,把孩子们的脚埋进去,他们仍然欢乐地跑着,并不感到跋涉。”
峻青 《海啸》第一章:“他们一会儿在齐膝深的水里跋涉,一会儿在烂泥地里蹒跚,走得非常吃力。”
⒊ 犹言劳累麻烦。
引明 屠隆 《考槃馀事·造搥白纸法》:“平铺石上,用打纸搥敲千餘下,揭开晾□分乾,再迭压一宿,又搥千餘搥,令发光,与蜡牋相似方妙。余尝製之甚佳,但跋涉耳。”
国语辞典
跋涉[ bá shè ]
⒈ 跋,陆行。涉,水行。跋涉形容旅途的艰辛。
引《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上》:「卿久在兵间,跋涉驱驰,军士良苦,可即还镇,免行朝觐。」
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八出》:「小生接得此扇,跋涉来访,不想香君又入宫去了。」
近奔波
英语to trudge, to trek
法语faire un voyage pénible, trek
分字解释
※ "跋涉"的意思解释、跋涉是什么意思由唯一字典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沙漠里的脚印很快就消逝了。一支支奋进歌却在跋涉者的心中长久激荡。
2.此时这个驿兵脸色十分苍白,坐下的马甚至都已经口吐白沫,显然是经过长途跋涉而且昼夜不息,状态到了极限。
3.经过一年长途跋涉,土尔扈特族终于又回到了祖国。
4.如果不是在海市蜃楼中求胜,那就必须脚踏实地去跋涉。
5.经历了伊萨斯之役,亚历山大沿海跋涉五百哩,途经巴勒斯坦,横越沙漠,眼看埃及将成为他的囊中物。
6.在一生的长途跋涉里,我们少的可怜的时光,足以让我懂得悲欢离合。夏七年
7.婚姻需要相互的搀扶,不要丢下谁一个人去独自前行,没有了彼此的关爱,谁也挺不过沙漠的风暴。爱情需要两个人的经营,不要自私到独自喝完了共同的甘露,没有谁能忍受一直艰苦跋涉而没粮没水的旅行。
8.这种马耐渴,在50摄氏度的高温下,一天只需喝一次水,适于在沙漠中长途跋涉。
9.也正是这样的长途跋涉增加了信天翁碰上捕鱼船的几率。
10.如果以悬崖顶来比喻遥远的目标的话,鹰可以轻而易举地飞到那儿,而蛇虽然要艰难跋涉,但只要有坚定的毅力,也可以爬上悬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