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锡不匮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锡:通“赐”;匮:匮乏。永远赐给,不使缺乏。
出处《诗经·大雅·既醉》:“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例子唐·杨炯《唐赠荆州刺史成公神道碑》:“永锡不匮,克扬其名。”
基础信息
拼音yǒng xī bù kuì
注音ㄩㄥˇ ㄒ一 ㄅㄨˋ ㄎㄨㄟˋ
繁体永錫不匱
感情永锡不匮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直言贾祸(意思解释)
- 连绵不绝(意思解释)
- 床上安床(意思解释)
- 残花败柳(意思解释)
- 高耸入云(意思解释)
- 长江后浪推前浪(意思解释)
- 弦外之响(意思解释)
- 鉴影度形(意思解释)
- 炙手可热(意思解释)
- 高步阔视(意思解释)
- 凤毛麟角(意思解释)
- 孜孜以求(意思解释)
- 平淡无奇(意思解释)
- 蝶粉蜂黄(意思解释)
- 成竹在胸(意思解释)
- 百无一是(意思解释)
- 暴取豪夺(意思解释)
- 酒后茶余(意思解释)
- 狭路相逢(意思解释)
- 死对头(意思解释)
- 进谗害贤(意思解释)
- 珍楼宝屋(意思解释)
- 黑天半夜(意思解释)
- 平地一声雷(意思解释)
- 身败名裂(意思解释)
- 男大当婚(意思解释)
- 人面狗心(意思解释)
- 坐以待毙(意思解释)
※ 永锡不匮的意思解释、永锡不匮是什么意思由唯一字典网提供。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麻痹大意 | 麻痹:一种病态;身体某部分肢体失去知觉。比喻对事物现象不经心;失去警觉;粗心大意。 |
没颠没倒 | 指没分晓或纷乱的样子。 |
经邦论道 | 指治理国家,谈论治国之道。比喻位居高层 |
是非口舌 | 因说话引起的误会或纠纷。 |
趁火打劫 | 趁:利用;乘机;劫:抢劫。趁人家失火的时候去抢人家的东西。比喻趁别人处在危难时刻从中捞一把或趁机害人。也作“乘火打劫”。 |
力所能及 | 及:达到。自己的力量能达到。 |
心灰意冷 | 灰心失望,意志消沉。 |
四书五经 | 四书:亦称四子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指儒家经典。 |
无时无刻 | 时、刻:时间;时候。没有一时一刻。 |
皮开肉绽 | 绽:裂开。皮肉都裂开。形容被殴打得伤势极重。 |
溢于言表 | 超出言语以外。指某种思想感情虽未说明却能使人体会出来。 |
半吊子 | 肤浅的人。形容不通情理,说话随便,举止不沉稳的人。 |
喔咿儒睨 | 儒睨:强笑的样子。形容老着脸皮,强作欢颜。 |
一哄而起 | 喧闹;起哄。经过一阵喧闹便马上行动起来。形容无组织无计划地行动。 |
一寸光阴一寸金 | 一寸光阴:指日影移动一寸;形容很短的时间。形容时间的宝贵。 |
逆来顺受 | 逆:不顺;顺:顺从;受:忍受。碰上十分恶劣的境遇而顺从地忍受;不作反抗。 |
铁树开花 | 比喻事情非常罕见或极难实现。铁树:也叫苏钱;常绿乔木;好多年才开一次花。 |
死对头 | 指难以和解的仇敌。 |
半夜三更 | 三更:旧时一夜分为五更;半夜子时为三更;即夜十一点至凌晨一点。 |
安闲自得 | 自得:自己感到舒适。安静清闲,感到非常舒适。 |
一窍不通 | 窍:洞;这里指心窍。一窍都不是贯通的。比喻什么都不懂;闭塞、愚钝。 |
手不释书 | 犹手不释卷。 |
白草黄云 | 形容边塞荒漠凄凉的景象。 |
信口开河 | 随口乱说一气。指说话没有根据;不可靠。信口:随口;开河:指说话时嘴唇张合。 |
地丑德齐 | 丑:同类。地相等,德相同。比喻彼此条件一样。 |
足不出门 | 同“足不出户”。 |
霜露之悲 | 对父母先祖的悲思。 |
欢聚一堂 | 欢乐地聚集在一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