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言高论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正直而不同凡响的言论。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息夫躬传》:“初,躬待诏,数危言高论,自恐遭害,著绝命辞。”
例子《梁书·王承传》:“时有魏君申英好危言高论,以忤权右。”
基础信息
拼音wēi yán gāo lùn
注音ㄨㄟ 一ㄢˊ ㄍㄠ ㄌㄨㄣˋ
繁体危言高論
感情危言高论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危言谠论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勤俭节约(意思解释)
- 天旋地转(意思解释)
- 手舞足蹈(意思解释)
- 说东道西(意思解释)
- 强中自有强中手(意思解释)
- 忧喜交集(意思解释)
- 诛求无度(意思解释)
- 物腐虫生(意思解释)
- 兵荒马乱(意思解释)
- 通都大邑(意思解释)
- 沤沫槿艳(意思解释)
- 反面无情(意思解释)
- 大千世界(意思解释)
- 形影相吊(意思解释)
- 死对头(意思解释)
- 异宝奇珍(意思解释)
- 家无儋石(意思解释)
- 理直气壮(意思解释)
- 面有难色(意思解释)
- 牛郎织女(意思解释)
- 扪心自问(意思解释)
- 迭床架屋(意思解释)
- 立地书橱(意思解释)
- 勤学苦练(意思解释)
- 超然物外(意思解释)
- 短寿促命(意思解释)
- 牛骥同槽(意思解释)
- 卑鄙龌龊(意思解释)
※ 危言高论的意思解释、危言高论是什么意思由唯一字典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不过尔尔 | 尔尔:如此如此。不过如此而已。 |
释车下走 | 释:放下,放开。下车徒步跑。形容遇事不冷静。 |
一指蔽目,不见泰山 | 蔽:遮盖;泰山:山名。一根手指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体。 |
疑邻盗斧 | 疑:怀疑;斧:斧头。怀疑邻居偷他的斧头。指不注重事实根据,对人对事胡乱猜疑。 |
当仁不让 | 碰到应该做的好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托;不谦让。当:面对着;仁:原指正义的事;现泛指应该做的好事。 |
大惑不解 | 惑:疑惑迷乱;解:理解。①原指最糊涂的人迷惑一辈子。后指对某事或情况怀疑;想不通;不可理解。 |
大包大揽 | 把事情、任务等尽量兜揽过来。 |
安安静静 | 指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 |
拭目以待 | 擦亮眼睛等着瞧。形容期望很迫切。也表示确信某件事情一定会出现。 |
动荡不定 | 荡:摇动。动荡摇摆,不安定。形容局势不稳定,不平静。 |
明争暗斗 | 表面上和暗地里都在进行争斗;形容内部钩心斗争;互相争斗的情况。 |
安于现状 | 安:对生活、工作等感到满足合适;现状:目前的状况。习惯满足于目前的状况;不求进步。 |
兵荒马乱 | 兵、马:指战争;荒:荒乱。指社会秩序极端不安定。形容战时社会动荡不安;混乱的情景。 |
投石问路 | 原指夜间潜入某处前,先投以石子,看看有无反应,借以探测情况。后用以比喻进行试探。 |
时易世变 | 时代变迁,世事也不一样。 |
心急如焚 | 心里急得像着了火一样。形容心情极其焦急。焚:烧。 |
花言巧语 | 原指铺张修饰而无实际内容的言语或文辞。后指虚假而动听的话;也指说虚假而动听的话。 |
表里如一 | 表:外表;里:内心。外表和内心一个样。外表与内部一致。形容人的言论、行动和思想完全一致。 |
自命不凡 | 自称自己不平常(凡:平凡;平常)。形容自高。 |
罄竹难书 | 罄:尽;竹:指可供制成竹简的竹子;书:写。用尽竹子也难以写完。后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多形容罪恶累累。 |
赴汤蹈火 | 赴:去;走向;汤:开水;蹈:踩。投入沸水;踏上烈火。比喻奋不顾身;不避艰险。 |
有血有肉 | 有生命;有活力;形容文艺作品形象生动;内容充实。 |
分门别类 | 门:类;别:区别。根据事物的特征分类。 |
贤母良妻 | 见“贤妻良母”。 |
读书种子 |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 |
礼坏乐缺 | 礼:社会道德、行为的规范;乐:教化的规范;缺:残破,废缺。形容社会纲纪紊乱,动荡不安。 |
白草黄云 | 形容边塞荒漠凄凉的景象。 |
孜孜不倦 | 勤奋努力;不知疲倦(孜孜:勤勉的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