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走石泣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泣:哭泣。山在移动,石头也哭泣。比喻暴政将要灭亡。
出处南朝·梁·任昉《述异记》:“桀时泰山,山走石泣。”
基础信息
拼音shān zǒu shí qì
注音ㄕㄢ ㄗㄡˇ ㄕˊ ㄑ一ˋ
感情山走石泣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痛痛快快(意思解释)
- 拨云见日(意思解释)
- 苦中作乐(意思解释)
- 鹰击长空(意思解释)
- 聋者之歌(意思解释)
- 痛定思痛(意思解释)
- 青山绿水(意思解释)
- 举世混浊(意思解释)
- 柳暗花明又一村(意思解释)
- 有去无回(意思解释)
- 安于现状(意思解释)
- 不费吹灰之力(意思解释)
- 咄咄逼人(意思解释)
- 牝鸡司晨(意思解释)
- 安眉带眼(意思解释)
- 作贼心虚(意思解释)
- 常年累月(意思解释)
- 公才公望(意思解释)
- 难上加难(意思解释)
- 有血有肉(意思解释)
- 生拉硬扯(意思解释)
- 歌舞升平(意思解释)
- 经史百子(意思解释)
- 迭床架屋(意思解释)
- 手不释书(意思解释)
- 知往鉴今(意思解释)
- 胡支扯叶(意思解释)
- 春寒料峭(意思解释)
※ 山走石泣的意思解释、山走石泣是什么意思由唯一字典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本位主义 | 为自己所在的小单位打算而不顾整体利益的思想作风。 |
条条大路通罗马 | 比喻采用许多不同的方法办事,都可以收到同样的效果。 |
斩草除根 | 斩:砍断;斩草:割草;除:去掉。割草要把草根彻底除掉。比喻除去祸根;不留后患。 |
忧喜交集 | |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 路途遥远才能知道马的力气大小,日子长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 |
论黄数白 | ①谓任意评论是非好坏。②点了黄金又数白银。极言财富之多。 |
前瞻后顾 | 同“瞻前顾后”。看看前再看看后。有时形容顾虑过多,犹豫不决。 |
白日见鬼 | 大白天见到鬼。原比喻官府里清闲、冷落。现多比喻不可能出现的事。 |
心直口快 | 性情直爽;有话就说。直:直爽。 |
困而不学 | 困:困惑,不明白。困惑不明白却不肯学习。 |
昂藏七尺 | 指轩昂伟岸的男子汉。 |
妻儿老少 | 见“妻儿老小”。 |
女生外向 | 向:朝着,引申为偏爱。女子成人总要结婚。指女子心向丈夫家。 |
龙驭上宾 | 亦作“龙御上宾”。《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后因用“龙驭上宾”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意为乘龙升天,为天帝之宾。 |
唇枪舌剑 | 嘴唇像枪;舌头像剑。形容能言善辩;言词犀利;针锋相对。也作“舌剑唇枪。” |
天下第一 | 形容没有人能比得上。 |
立竿见影 | 立起竿子马上就可以见到竿的影子。比喻立见功效。 |
袅袅婷婷 | 袅袅:柔美貌;婷婷:美好貌。形容女子姿态柔美。 |
春寒料峭 | 料峭:形容初春的微寒。形容早春微带寒意;刺入肌骨。也作“料峭轻寒”、“料峭春寒”。 |
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 山阴道:在会稽城西南郊外,那里风景优美。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胜看。后用下句比喻来往的人多,应接不过来。 |
一览无余 | 览:看。余:剩余。看一眼就全部看在眼里。 |
可有可无 | 可以有也可以没有。指无关紧要或不很重要。 |
河山之德 | 《诗·墉风·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陆德明释文:“《韩诗》云:德之美貌”。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如山凝然而重,如河渊然而深,皆以状德容之美”。后以《河山之德》形容妇人德容之美。 |
头上末下 | 第一次,初次。 |
振聋发聩 | 使聋子都受到振动和醒悟(发:开启;聩:耳聋)。比喻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
二缶钟惑 | 二:疑,不明确;缶、钟:指古代量器。弄不清缶与钟的容量。比喻弄不清普通的是非道理。 |
丹书铁契 | 丹书:用朱砂写字;铁契:用铁制的凭证。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世代享受优遇或免罪的凭证。文凭用丹书写铁板上,故名。 |
息迹静处 | 息:止息;迹:行迹,脚印;处:处所。要想不见行迹,只有自己静止不动。引申为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