钳马衔枚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钳马:夹马嘴器具;枚:形似筷子的工具。古代行军时防止喧哗钳马口,人衔枚。
出处南朝·宋·袁淑《防御索虏议》:“宜选敢悍数千,骛行潜掩,偃旗裹甲,钳马衔枚。”
基础信息
拼音qián mǎ xián méi
注音ㄑ一ㄢˊ ㄇㄚˇ ㄒ一ㄢˊ ㄇㄟˊ
繁体鉗馬銜枚
感情钳马衔枚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行军等。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物阜民安(意思解释)
- 泥牛入海(意思解释)
- 致远恐泥(意思解释)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意思解释)
-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意思解释)
- 纵横开合(意思解释)
- 遁世离俗(意思解释)
- 玉卮无当(意思解释)
- 寿元无量(意思解释)
- 顾影弄姿(意思解释)
- 语短情长(意思解释)
- 海底捞月(意思解释)
- 目不斜视(意思解释)
- 断香零玉(意思解释)
- 漫不经心(意思解释)
- 奇货可居(意思解释)
- 孜孜不倦(意思解释)
- 心服口服(意思解释)
- 呼风唤雨(意思解释)
- 离本趣末(意思解释)
- 扣人心弦(意思解释)
- 薪尽火灭(意思解释)
- 阴阳怪气(意思解释)
- 止戈兴仁(意思解释)
- 无所畏惧(意思解释)
- 腾声飞实(意思解释)
- 面如土色(意思解释)
- 踵趾相接(意思解释)
※ 钳马衔枚的意思解释、钳马衔枚是什么意思由唯一字典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以文乱法 | 文:指儒家的经典。引用儒家的经典,非议国家法令。 |
李代桃僵 | 僵:枯死。李树代替桃树而死。原比喻兄弟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后转用来比喻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 |
一视同仁 | 视:看待;仁:仁爱。用博大的仁爱之心去看待所有的人以及禽兽。比喻平等待人;不分厚薄亲疏。 |
鸥鸟不下 | 鸥鸟不愿飞下来。比喻察觉他人将伤害自己,加倍防范。 |
晕头转向 | 晕:头脑发昏;转向:辨不清方向。形容头脑昏乱辨不清方向。 |
首身分离 | 首:头。头和身体分开了。指被砍头。 |
严刑峻法 | 峻:严酷。严厉的刑罚和严峻的法令。 |
阿世取容 | 阿世:曲意迎合世俗;取容:博得别人的欢心。迎合世俗,取悦于人。 |
动荡不定 | 荡:摇动。动荡摇摆,不安定。形容局势不稳定,不平静。 |
常年累月 | 长年累月,形容经过的时间很长。 |
异途同归 | 途:道路;归:归宿;目的。不同的道路;走向共同的归宿。比喻采用不同的方法、途径;得到相同的效果;达到相同的目的。 |
以毒攻毒 | 攻:治。用毒药治病毒。喻指用对方使用的厉害手段制服对方。 |
饭囊酒瓮 | 比喻只会吃饭喝酒,不会做事的人。 |
定国安邦 | 邦:国家。治理和保卫国家,使国家安定稳固。 |
共为唇齿 | 比喻互相辅助。 |
凡夫俗子 | 泛指平庸的人。 |
欺人自欺 | 自欺:自我欺骗。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 |
生知安行 | 生来就知道天下通行的大道,从容安然地实现天下的大道。 |
金口木舌 | 以木为舌的铜铃,即木铎,古代施行政教传布命令时所用。指宣扬教化的人。 |
细水长流 | 细:微小。比喻节约使用财物;使经常不缺用。也比喻一点一滴不间断做某件事。 |
草满囹圄 | 监狱里长满了草。比喻政治清明,犯罪的人极少。 |
圆凿方枘 | 凿:榫眼;枘:榫头。方榫头插不进圆榫眼。比喻不相投合;格格不入。 |
诸如此类 | 许多像这种类型的。指与上述同类的。诸:一些;许多;如:像。 |
在此存照 | 照:查考,察看。写下字据保存进来,以作凭证 |
闭门读书 | 关起门来在家里读书。形容专心埋头苦读。 |
天相吉人 | 相:保佑,帮助;吉人:善人。好人会得到天的帮助。 |
势在必行 | 行:做。从事情发展的趋势看,必须采取行动。 |
今夕何夕 | 今夜是何夜?多用作赞叹语。谓此是良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