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问之学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只是记诵书本,以资谈助或应答问难的学问。指对学问未融会贯通,不成体系。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学记》:“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
例子《冷眼观》第12回:“我不过记问之学,实在不是个里手。”
基础信息
拼音jì wèn zhī xué
注音ㄐ一ˋ ㄨㄣˋ ㄓ ㄒㄩㄝˊ
繁体記問之壆
感情记问之学是中性词。
用法偏正式;作宾语;指无真知之学。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斗方名士(意思解释)
- 结党营私(意思解释)
- 人心归向(意思解释)
- 举善荐贤(意思解释)
- 连编累牍(意思解释)
- 源源不断(意思解释)
- 三长两短(意思解释)
- 学而不厌(意思解释)
- 止于至善(意思解释)
- 丑媳妇免不得见公姑(意思解释)
- 火烛银花(意思解释)
- 不置可否(意思解释)
- 通俗易懂(意思解释)
- 著手成春(意思解释)
- 断织劝学(意思解释)
- 袅袅婷婷(意思解释)
-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意思解释)
-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意思解释)
- 阴阳怪气(意思解释)
- 屦及剑及(意思解释)
- 忘乎所以(意思解释)
- 穷愁潦倒(意思解释)
- 昏聩无能(意思解释)
- 形形色色(意思解释)
- 纵横四海(意思解释)
- 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意思解释)
- 他山之石(意思解释)
- 表面文章(意思解释)
※ 记问之学的意思解释、记问之学是什么意思由唯一字典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强中自有强中手 | 比喻技艺无止境,不能自满自大。同“强中更有强中手”。 |
知无不言,言无不听 | 说的人,凡是知道的无不说出,听的人,没有一句话不接受。 |
金光闪闪 | 闪闪:光亮闪烁。金光闪烁耀眼 |
又红又专 | 具有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又掌握专业知识和专门技术。 |
香销玉沉 | 香、玉:美女;销:通“消”,消失。比喻美丽的女子死亡。 |
绳锯木断 | 拉绳作锯;也能锯断木头。比喻力量虽小;条件虽差;只要坚持不懈地去做;就能把难办的事做成。 |
视微知着 | 看到细微迹象,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势。 |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 眼红:激怒的样子。仇敌碰在一起,彼此更加激怒。 |
坏法乱纪 | 破坏法制和纪律。 |
算尽锱铢 | 算:计算;锱铢:旧制1两=4锱,1两=24铢,比喻极其微小的数量。极微小的数量也要算。指苛敛钱财。 |
官僚主义 | 指只发号施令而不考虚实际问题的工作作风,即当官作老爷的工作作风和领导作风。 |
万马奔腾 | 像无数匹马奔跑跳跃。形容群众性的活动声势浩大或场面热烈。奔腾:跳跃着奔跑。 |
黄雀衔环 | 黄雀衔着银环以报答恩人。指报恩。 |
新官上任三把火 | 指官员上任之初采取新的措施或政策。 |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 | |
经史百子 | 经:经学,经书,儒家经典著作。史:史学,史书。百子:诸子百家之学。旧指各个方面的很需要学问。 |
胜友如云 | 胜友:良友。许多良友聚集一处。 |
白首之心 | 老年时的壮志。 |
忙不择价 | 匆忙中售货要不了好价钱。 |
凡夫俗子 | 泛指平庸的人。 |
知往鉴今 | 鉴:借鉴。了解过去作为今天的借鉴。 |
短寿促命 | 短命早死,要命。 |
南征北战,东荡西杀 | 征:征战;荡:扫荡。形容转战南北,奋勇杀敌。 |
天网恢恢 | 比喻作恶的人一定难逃惩罚。 |
迷离惝恍 | 形容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 |
离本趣末 | 趣:通“趋”,趋向。丢掉根本,追逐末节 |
刚愎自用 | 刚:强硬。愎:固执;任性。刚愎:倔强固执;不接受别人的意见。自用:自以为是。固执任性;自以为是。 |
精明强干 | 精细聪明;善于办事。也作“精明能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