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钟瓦缶的成语故事


黄钟瓦缶

拼音huáng zhōng wǎ fǒu

基本解释瓦缶:泥土烧成的大锅,用作乐器,音调最低。比喻高雅优秀的或庸俗低劣的,或贤才和庸才。

出处明·谢榛《四溟诗话》第三卷:“试诵我诗一篇或一联,以见黄钟瓦缶,声调同异,则工拙两存乎心,所论公平,靡不服矣。”


暂未找到成语黄钟瓦缶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黄钟瓦缶)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卵与石斗 汉 焦赣《易林 艮之损》:“卵与石斗,麋碎无疑。”
冷若冰霜 清 刘鄂《老残游记续集》第二回:“笑起来一双眼又秀又媚,却是不笑起来又冷若冰霜。”
太岁头上动土 元 无名氏《打董达》第二折:“我儿也,你寻死也,正是太岁头上动土哩!”
筋疲力竭 唐 元稹《有酒》诗:“精卫衔芦塞海溢,枯鱼喷沫救池燔。筋疲力竭波更大,鳍焦甲裂身已干。”
刻骨铭心 唐 李白《上安州李长史书》:“深荷王公之德,铭刻心骨。”
生龙活虎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95卷:“只见得他如生龙活虎相似,更把捉不得。”
白日见鬼 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第六卷:“在京师时有语曰:‘吏、勋、封、考,笔头不倒……工、屯、虞、水,白日见鬼。’”
出头露面 明 施耐庵《水浒传》:“孙二娘从小出头露面,况是过来人,惯家儿,也不害什么羞耻。”
极重不反 清·陈确《答张考夫书》:“今《大学》之为圣经,已成极重不反之势。”
营私舞弊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南洋兵船虽然不少,叵奈管带……营私舞弊,那里还有公事在他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