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不失义的成语故事


穷不失义

拼音qióng bù shī yì

基本解释义:礼义。虽然穷困,但不失礼义。

出处《孟子·尽心上》:“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暂未找到成语穷不失义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穷不失义)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浑然一体 《二程遗书》第二卷上:“学者须先识仁。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
落叶归根 明 王世贞《鸣凤记》第38出:“落叶归根,丰城剑回。”
德容言功 语出《礼记·昏义》。见“德言容功”。
千锤打锣,一锤定音 郭澄清《大刀记》第十章:“千锤打锣,一锤定音——队长,你就决定吧。”
寸步不离 南朝 梁 任昉《述异记》:“夫妻相重,寸步不相离。”
玩世不恭 明 李开先《雪蓑道人传》:“醉后高歌起舞,更有风韵,只是玩世不恭,人难亲近耳。”
扬幡擂鼓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8回:“如今是扬幡擂鼓,弄至大家都知道了,都看见了。”
学而时习之 《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牛口之下 《史记·商君列传》:“夫五羖大夫,荆之鄙人也。闻秦缪公之贤而原望见,行而无资,自粥于秦客,被褐食牛。期年,缪公知之,举之牛口之下,而加之百姓之上,秦国莫敢望焉。”《吕氏春秋·举难》等又载有宁戚饭牛得到齐桓公赏识的事。
鼻青脸肿 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44回:“这恶贼原想着是个暗算,趁着军官作下揖去,不能防备,这一脚定然鼻青脸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