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雀衔环的成语故事

拼音huáng què xián huán
基本解释黄雀衔着银环以报答恩人。指报恩。
出处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吾西王母使者,蒙君拯救,实感仁恩。今赠白环四枚,令君子孙洁白,位登三公,一如此环。”
黄雀衔环的典故
从前杨宝9岁时到华阴山,看见一只黄雀与老鹰搏斗而受伤掉到地上,就抱回家放到箱中,用黄花喂养100多天,黄雀伤好羽毛长成就飞去。当夜杨宝做了一个梦,见一个黄衣小童说是王母娘娘的使者给他送来4只玉环,第二天在院内果见玉环。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黄雀衔环)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乘风破浪 | 《宋书 宗悫传》:“悫少时,炳问其志。悫答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
节用裕民 | 荀况《荀子 富国》:“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臧其余。” |
晕头转向 |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三部:“巧珠奶奶听得晕头转向。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儿子居然变了,而且变得这么快!” |
首身分离 | 《战国策·秦策四》:“刳腹折颐,首身分离。” |
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 |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上无片瓦,下无卓锥,学人向什么处立?” |
繁文缛节 | 宋 苏轼《上圆丘合祭卞议》:“省去繁文末节,则一岁可以再郊。” |
不费吹灰之力 | 清 刘鹗《老残游记》第17回:“他因听见老残一封书去,抚台便这样的信从,若替他办那事,自不费吹灰之力。” |
必由之路 | 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上》:“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宋 朱熹注:“义者行事之宜,谓认路,则可以见其为出入往来必由之路,而不可须臾舍矣。” |
因噎废食 | 汉 刘向《说苑》:“一噎之故,绝谷不食。” |
危急关头 | 王朔《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我对她也很好,一方面是感激她在危急关头毫不犹豫地站在我一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