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酺三日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酺:聚饮。大聚饮三天。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文帝纪》:“饶安县言白雉见。”裴松之注引《魏书》:“赐饶安县田租,勃海郡百户牛酒,大酺三日。”
基础信息
拼音dà pú sān rì
注音ㄉㄚˋ ㄆㄨˊ ㄙㄢ ㄖˋ
感情大酺三日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用于犒赏等。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冠履倒置(意思解释)
- 一无所有(意思解释)
- 致远恐泥(意思解释)
- 引鬼上门(意思解释)
- 顺口溜(意思解释)
- 形神不全(意思解释)
- 尾生之信(意思解释)
- 不三不四(意思解释)
- 龙腾虎跃(意思解释)
- 连编累牍(意思解释)
- 百战百胜(意思解释)
- 饿虎吞羊(意思解释)
- 经纬天下(意思解释)
- 庖丁解牛(意思解释)
- 反治其身(意思解释)
- 隳肝沥胆(意思解释)
- 绊脚石(意思解释)
- 风和日丽(意思解释)
- 刀耕火种(意思解释)
- 倒裳索领(意思解释)
- 奇货可居(意思解释)
- 一条龙(意思解释)
- 时不我待(意思解释)
- 战战业业(意思解释)
- 心上心下(意思解释)
- 欺人自欺(意思解释)
- 切树倒根(意思解释)
- 千真万确(意思解释)
※ 大酺三日的意思解释、大酺三日是什么意思由唯一字典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日月合壁 | 日月同时上升,出现于阴历的朔日。古人以为是国家的瑞兆。 |
不辱使命 | 辱:辜负,玷辱。指不辜负别人的差使。 |
高步阔视 | 同“高视阔步”。 |
贫贱不能移 | 不会因生活贫困,地位卑微而改变自己的志向。 |
酒后茶余 | 指随意消遣的空闲时间。 |
通俗易懂 | 广大人民群众都能懂得。 |
离奇古怪 | 十分奇特少见 |
无稽之谈 | 稽:音机;查考;谈:话语;传言。没有根据的说法。 |
金口木舌 | 以木为舌的铜铃,即木铎,古代施行政教传布命令时所用。指宣扬教化的人。 |
双柑斗酒 | 比喻春天游玩胜景。 |
义不容辞 | 义:道义;容:允许。辞:推辞。道义上不允许推辞。 |
一览无余 | 览:看。余:剩余。看一眼就全部看在眼里。 |
临危授命 | 面对危急时勇于献出生命。 |
聪明伶俐 | 伶俐:灵活。形容小孩子头脑灵活;记忆力和理解力强。 |
命途多舛 | 舛:不顺,不幸。命运充满不顺。指一生坎坷,屡受挫折。 |
今夕何夕 | 今夜是何夜?多用作赞叹语。谓此是良辰。 |
欲速则不达 | 速:快;达:达到。指过于性急图快,反而不能达到目的。 |
神不知鬼不觉 | 指形迹隐秘,不为人知。 |
来因去果 | 指事情的来龙去脉。 |
生气勃勃 | 生气:朝气;勃勃:旺盛的样子。形容富有朝气充满生命的活力。 |
惊惶失措 | 失措:举止失去常态。惊慌惶恐;举止失去常态。 |
惩恶劝善 | 惩:责罚;劝:勉励。惩罚坏人,奖励好人。 |
红颜薄命 | 旧指美貌女子不是早死;就遇不到好人或生活多磨难。红颜:美貌女子;薄命:命运不好。 |
神魂颠倒 | 神魂:精神。精神恍惚;颠三倒四;失去常态。形容对某人或某事着了迷;以致心神不定;失去常态。 |
记忆犹新 | 犹:还;仍然。对过去的往事仍然刻记得清清楚楚;好像刚刚发生一样。形容印象极其深刻。 |
好学不倦 | 倦;厌倦。爱好学习;从不厌倦。 |
墨汁未干 | 写字的墨汁还没有干。比喻协定或盟约刚刚签订不久(多用于指责对方违背诺言)。 |
连抵其隙 | 连续攻击他谈话中的漏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