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持戈矛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犹言倒持泰阿。戈、矛,皆兵器。
出处《新唐书·陆贽传》:“舍此不务而反为所乘,斯谓倒持戈矛,以鳟授寇者也。”
基础信息
拼音dǎo chí gē máo
注音ㄉㄠˇ ㄔˊ ㄍㄜ ㄇㄠˊ
感情倒持戈矛是贬义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近义词倒持干戈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实至名归(意思解释)
- 一寸丹心(意思解释)
- 日甚一日(意思解释)
- 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意思解释)
- 本位主义(意思解释)
- 铺张浪费(意思解释)
- 晓以大义(意思解释)
- 赶尽杀绝(意思解释)
- 名重一时(意思解释)
- 仰屋著书(意思解释)
- 百战百胜(意思解释)
- 出头露面(意思解释)
- 云天雾地(意思解释)
- 夷为平地(意思解释)
- 度己失期(意思解释)
- 螓首蛾眉(意思解释)
- 黄耳传书(意思解释)
- 定国安邦(意思解释)
-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意思解释)
- 动魄惊心(意思解释)
- 将夺固与(意思解释)
- 恐后争先(意思解释)
- 扪心自问(意思解释)
- 男大当婚(意思解释)
-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意思解释)
- 乐以忘忧(意思解释)
- 祝哽祝噎(意思解释)
- 平生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意思解释)
※ 倒持戈矛的意思解释、倒持戈矛是什么意思由唯一字典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响答影随 | 如应声和答、形影相随。比喻两者紧密相连。 |
人面兽心 | 空有人的外貌;品德却像兽类。形容品德极坏。 |
着手回春 | 指诗歌格调自然清新。也比喻医术高明。 |
举贤任能 | 举:推荐,选拔。举荐贤者,任用能人。 |
擦肩而过 | 擦:挨。挨着肩而溜走。指没有抓住机会。 |
废书而叹 | 因有所感而停止读书。 |
喔咿儒睨 | 儒睨:强笑的样子。形容老着脸皮,强作欢颜。 |
路无拾遗 | 见“路不拾遗”。 |
吴头楚尾 | 今江西北部,春秋时是吴、楚两国交界的地方,它处于吴地长江的上游,楚地长江的下游,好象首尾互相衔接。 |
生公说法 | 生公:晋末高僧竺道生,世称生公。竺道生解说佛法,能使顽石点头。比喻精通者亲自来讲解,必能透彻说理而使人感化。 |
珠玉之论 | 形容精辟的言论,卓越的见解。 |
湖光山色 | 湖水风光;山峦秀色。形容山水景色之美。 |
聪明才智 | 聪明:耳聪目明。泛指人有高超的智慧和才能。 |
白草黄云 | 形容边塞荒漠凄凉的景象。 |
汗马功劳 | 汗马:战马奔驰出汗。指将士立下战功。后指对事业的辛勤贡献。 |
故态复萌 | 老样子又重新恢复。指原来的旧习气和老毛病又重犯了。 |
如出一辙 | 辙:车辙;车轮压出的痕迹。象出自同一个车辙。比喻两件事情非常相似。 |
意料之外 | 没有想到的。 |
麻木不仁 | 不仁:失去感觉能力。本指肢体神经失去感觉;对刺激没有感觉。形容思想不敏锐;对事物反应迟钝;漠不关心。 |
荡然无余 | 荡:洗涤;荡然:干净的样子。全都毁坏,消失尽净。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或毁坏。 |
亡魂失魄 | 魂、魄:旧指人身中离开形体能存在的精神为魂,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为魄。形容惊慌忧虑、心神不定、行动失常的样子。 |
面如土色 | 土色:灰黄色。脸色像泥土的颜色一样。形容非常恐惧的样子。 |
强人所难 | 强:勉强。勉强别人做不愿做或做不到的事情。 |
高步通衢 | 见“高步云衢”。 |
见所不见 | 见“见所未见”。 |
恩重如山 | 恩情像高山一样厚重;形容恩义极为深重。 |
池鱼之殃 | 比喻因牵连而无端遭到的祸害。 |
一偏之论 | 偏于一面的议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