踌躇不决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踌躇:犹豫,迟疑。形容犹犹疑疑地拿不定主意。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二回:“四人争论未定,绍踌躇不决。
例子景公口虽不唯唯,终以田陈同族为嫌,踌躇不决。(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八十三回)
基础信息
拼音chóu chú bù jué
注音ㄔㄡˊ ㄔㄨˊ ㄅㄨˋ ㄐㄩㄝˊ
繁体躊躇不决
感情踌躇不决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犹豫不决。
近义词犹豫不决、踌躇未决
反义词当机立断
英语make danger of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血气方刚(意思解释)
- 没颠没倒(意思解释)
- 夸大其词(意思解释)
- 富贵不淫,威武不屈(意思解释)
- 罗掘一空(意思解释)
- 穷途潦倒(意思解释)
- 己之所不安,勿施于人(意思解释)
- 恶衣恶食(意思解释)
- 凿壁借光(意思解释)
- 费尽心机(意思解释)
- 爱才如渴(意思解释)
- 拉大旗作虎皮(意思解释)
- 空口无凭(意思解释)
- 反治其身(意思解释)
- 慷慨悲歌(意思解释)
- 飞檐走壁(意思解释)
- 直捣黄龙(意思解释)
- 钻木取火(意思解释)
- 匡谬正俗(意思解释)
- 比众不同(意思解释)
- 马牛其风(意思解释)
- 春去冬来(意思解释)
- 断织劝学(意思解释)
- 勤学苦练(意思解释)
- 袅袅婷婷(意思解释)
- 笑貌声音(意思解释)
- 天网恢恢(意思解释)
- 充耳不闻(意思解释)
※ 踌躇不决的意思解释、踌躇不决是什么意思由唯一字典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缘悭分浅 | 悭:欠缺。缘分欠缺。指与对方无缘相见 |
前瞻后顾 | 同“瞻前顾后”。看看前再看看后。有时形容顾虑过多,犹豫不决。 |
绰有余裕 | 形容态度从容,不慌不忙的样子。后也指能力、财力足够而有剩余。 |
刻骨铭心 | 刻:刻划;铭:在金属上刻写。刻在骨头上;铭刻在心灵中。形容感受深刻或感激之至。 |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了老年,悲伤也没用了。 |
言而无信 | 信:信用。说话不算数;没有信用。原作“言而不信”。 |
旁征博引 | 旁:广泛;征:征求;博:广博;引:引证。广泛地引用材料作为依据、例证。 |
擦肩而过 | 擦:挨。挨着肩而溜走。指没有抓住机会。 |
饿虎吞羊 | 饥饿的老虎活吞一只羊羔。比喻迅猛贪婪。 |
十全大补 | 药名。含有十种名贵的滋补药物。比喻某项方案或方法对事情有巨大补益。 |
以弱制强 | 以:用,靠。弱:弱小。制:制服。靠着弱小的力量去制服强大的力量。亦作“以弱毙强”。 |
性急口快 | 性子急,有话就说。 |
异途同归 | 途:道路;归:归宿;目的。不同的道路;走向共同的归宿。比喻采用不同的方法、途径;得到相同的效果;达到相同的目的。 |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 比喻礼物虽然微薄,却情谊深重。 |
兴高采烈 | 兴致高;精神饱满。采:精神;烈:强烈;旺盛。 |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 | |
文治武功 | 政绩和战功。指治理国家和对外用兵都功绩显著。旧时多用为对帝王或重臣的赞誉之词。 |
举直错枉 | 举:选拔。直:正直,指正直之人。错:通“措”,废弃,放弃。枉:弯曲,比喻邪恶之人。起用正直贤良,罢黜奸邪佞人。亦作“举直厝枉”、“举直措枉”。 |
错落有致 | 致:别致;有情趣;错落:参差交错;致:情趣。形容事物的布局虽然参差不齐;但却极有情趣;使人看了有好感。 |
恐后争先 | 指害怕落后,追求上进。 |
一窍不通 | 窍:洞;这里指心窍。一窍都不是贯通的。比喻什么都不懂;闭塞、愚钝。 |
度德量力 | 度:衡量。衡量自己的品德;估计自己的能力。指办事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威信和力量。 |
天下第一 | 形容没有人能比得上。 |
平地一声雷 | 比喻突然发生的重大变动。也比喻名声或地位突然升高。 |
金口木舌 | 以木为舌的铜铃,即木铎,古代施行政教传布命令时所用。指宣扬教化的人。 |
认贼作父 | 把坏人当作父亲;常指卖身投靠坏人或敌人。 |
洗耳恭听 | 洗耳:擦洗耳朵;比喻很重视听对方说话;恭:恭敬地。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听。 |
惴惴不安 | 指担心害怕(惴惴:恐惧、担忧的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