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赐之师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用以讽刺为复仇而又失败的出兵。
出处《左传 文公二年》:“春秋时,秦晋殽之战,秦将孟明视被俘。获释时,孟谓晋君曰:‘三年将拜君赐。’后三年,秦果然出兵伐晋复仇。又败,晋人讥之为“拜赐之师”。
基础信息
拼音bài cì zhī shī
注音ㄅㄞˋ ㄘˋ ㄓ ㄕ
繁体拜賜之師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骨肉分离(意思解释)
- 逍遥法外(意思解释)
- 嘘寒问暖(意思解释)
- 一钱太守(意思解释)
- 僧多粥少(意思解释)
- 发综指示(意思解释)
- 压岁钱(意思解释)
- 夜深人静(意思解释)
- 胆如斗大(意思解释)
- 不三不四(意思解释)
- 孜孜以求(意思解释)
- 倒悬之危(意思解释)
- 半吊子(意思解释)
- 万马奔腾(意思解释)
- 进道若退(意思解释)
- 衣锦还乡(意思解释)
- 休戚是同(意思解释)
- 树欲静而风不止(意思解释)
- 女生外向(意思解释)
- 遗世绝俗(意思解释)
- 横七竖八(意思解释)
- 斗南一人(意思解释)
- 凤友鸾交(意思解释)
- 大起大落(意思解释)
- 勿谓言之不预(意思解释)
- 遥遥无期(意思解释)
- 死胡同(意思解释)
- 久假不归(意思解释)
※ 拜赐之师的意思解释、拜赐之师是什么意思由唯一字典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自力更生 | 依靠自己的力量;重新获得生命。比喻依靠自己的力量使事业发展兴旺。更生:重新获得生命。 |
习非成是 | 对某些错误事情习惯了,反以为本来就是对的。 |
靡所底止 | 谓没有止境。 |
临危受命 | 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 |
珠宫贝阙 | 用珍珠宝贝做的宫殿。形容房屋华丽。 |
见危致命 | 见“见危授命”。 |
乳臭未干 | 身上的奶腥气还没有退尽。对年幼人表示轻蔑的说法。 |
命与仇谋 | 仇:仇敌。命运使自己经常与仇人打交道。形容命运不好,常遇挫折。 |
事与愿违 | 事实与愿望相反。指原来打算做的事没能做到。 |
错落有致 | 致:别致;有情趣;错落:参差交错;致:情趣。形容事物的布局虽然参差不齐;但却极有情趣;使人看了有好感。 |
龙驭上宾 | 亦作“龙御上宾”。《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后因用“龙驭上宾”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意为乘龙升天,为天帝之宾。 |
亡命之徒 | 指逃亡的人。也称冒险犯法;不顾性命的人。亡:无;命:名;亡命:逃匿则削除名籍;故以逃亡为亡命;即逃亡;流亡;徒:一类人(含贬义)。 |
天下第一 | 形容没有人能比得上。 |
卑鄙龌龊 | 龌龊:肮脏。品行恶劣下流。 |
清风劲节 | 喻人品纯洁,节操坚贞。 |
白云苍狗 | 苍狗:黑狗。天上的白云顷刻间变成乌云;像黑狗一样。比喻世事变幻无常。 |
气味相投 | 气味:意指思想或志趣;投:合得来。指人思想作风相同;彼此很合得来。 |
坐怀不乱 | 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将受冻的女子裹于怀中,没有发生非礼行为。形容男子在两性关系方面作风正派。 |
斗转星移 | 北斗转换了方向;星辰移了位置。形容时间的流逝;岁月的变迁。斗:北斗星;星:星辰。 |
惴惴不安 | 指担心害怕(惴惴:恐惧、担忧的样子)。 |
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 山阴道:在会稽城西南郊外,那里风景优美。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胜看。后用下句比喻来往的人多,应接不过来。 |
以夷制夷 | 夷:旧时泛指外族或外国。利用外族或外国之间的内部矛盾;使其相互冲突;削弱其力量。 |
腾声飞实 | 传扬名声与功业。谓使名实俱得传扬。 |
无微不至 | 微:细微;至:到。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 |
寒木春华 | 寒木不凋,春华吐艳。比喻各具特色。 |
对牛弹琴 | ①比喻对蠢人谈论高深的道理;白费口舌(主要讥笑听话的人听不出所以)。②比喻说话时不看对象(主要讥讽说话的人);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对外行人说内行话。常含有徒劳无功或讽刺对方愚蠢之意。 |
枭首示众 | 斩首悬示于众。 |
双管齐下 | 管:笔;齐:同时。双手执笔同时作画。比喻为达到某个目的同时采取两种措施或同时做两件事情。 |